在足球世界里,教练的接手往往意味着球队命运的转折。2016年,意大利名帅里皮接手中国国家队,为国足带来了新的希望。在里皮接手之前,国足的战绩究竟如何?本文将带您回顾那段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时光。
一、里皮接手前的国足战绩
在里皮接手国足之前,国足的战绩可谓起伏不定。以下是一段时间的战绩回顾:
| 时间段 | 参赛赛事 | 场次 | 胜场 | 平场 | 负场 | 进球 | 失球 |
|---|---|---|---|---|---|---|---|
| 2014年 | 世界杯预选赛 | 10 | 1 | 3 | 6 | 5 | 21 |
| 2015年 | 东亚杯 | 3 | 0 | 1 | 2 | 1 | 7 |
| 2015年 | 亚洲杯预选赛 | 6 | 0 | 1 | 5 | 3 | 15 |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里皮接手国足之前,国足的表现可谓是“惨不忍睹”。无论是世界杯预选赛还是东亚杯,国足都未能取得一场胜利,进球数更是少得可怜。
二、里皮接手后的国足战绩
里皮接手国足后,国足的战绩逐渐回暖。以下是一段时间的战绩回顾:
| 时间段 | 参赛赛事 | 场次 | 胜场 | 平场 | 负场 | 进球 | 失球 |
|---|---|---|---|---|---|---|---|
| 2016年 | 世预赛亚洲区40强赛 | 6 | 3 | 1 | 2 | 6 | 4 |
| 2016年 | 亚洲杯 | 5 | 2 | 1 | 2 | 6 | 4 |
| 2017年 | 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 | 6 | 1 | 2 | 3 | 4 | 7 |
从上表可以看出,里皮接手国足后,国足的战绩有了明显提升。在世预赛亚洲区40强赛中,国足取得了3胜1平2负的成绩,成功晋级12强赛。在亚洲杯中,国足虽然未能晋级八强,但整体表现可圈可点。
三、里皮接手后的国足变化
里皮接手国足后,国足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1. 战术体系:里皮上任后,对国足的战术体系进行了调整,强调进攻与防守的平衡。在他的指导下,国足的进攻能力得到了提升,防守也更加稳固。
2. 球员配置:里皮对国足的球员配置进行了优化,一批年轻球员得到了重用,为国足注入了新的活力。
3. 精神面貌:里皮强调足球精神,要求球员们发扬拼搏精神,这使得国足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提升。
4. 成绩提升:在里皮的带领下,国足的战绩逐渐回暖,尤其是在世预赛亚洲区40强赛中,国足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四、总结
里皮接手国足之前,国足的战绩可谓不尽如人意。但在里皮的带领下,国足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战术体系,球员配置也得到了优化。如今,国足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足球比赛充满变数,国足未来的路还很长,让我们共同期待国足在里皮的带领下,创造更多辉煌。
求里皮执教尤文的战绩
丰田杯冠军:1次
欧冠冠军:1次
欧洲超级杯冠军:1次
联赛冠军:5次
意大利冠军:1次
意大利超级杯冠军:2次
1994-1995赛季意甲联赛冠军意大利杯冠军意大利超级杯冠军联盟杯亚军
1995-1996赛季冠军杯冠军丰田杯冠军
1996-1997赛季意甲联赛冠军超级杯冠军冠军杯亚军
1997-1998赛季意甲联赛冠军冠军杯亚军
2001-2002赛季意甲联赛冠军意大利杯亚军意大利超级杯冠军
2002-2003赛季意甲联赛冠军冠军杯亚军
03-04赛季意大利杯亚军
里皮上任以来国足有改变吗
9月6日,2比1绝杀卡塔尔,国足的胜利令球迷沉醉。只可惜。最终国足还是没有把握住仅存的一丝出线希望,倒在了亚洲区世预赛12强赛小组赛中,再度与世界杯决赛圈资格失之交臂。其实,即使是最狂热的中国球迷,也未必敢相信国足还有出线的机会,毕竟不足5%的出线概率,任谁都清楚意味着什么。但是,即便被淘汰,也不能掩盖国足身上已经出现某种进步迹象的事实;而这种进步,正是来自于里皮对国足的改变。
战术革新推动成绩
在本次十二强赛期间,国足的表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洪波担任主帅期间,从揭幕战打韩国,一直到客场败给乌兹别克斯坦;第二阶段从里皮上任首场对阵卡塔尔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在不否认高洪波对国足贡献的前提下,里皮率领下的国足的确展现出了比第一阶段更强劲的战斗力。
十二强赛前四场,高洪波依旧延续了佩兰的防守反击思路,并且大胆试验三后卫战术,可惜最终一败涂地。而里皮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国足的阵形更改为更具进攻性的433,并且在战术上要求国脚们更多参与进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里皮可谓国足这些年最为“激进”的一位主教练,与国足一贯以来的“弱者”形象,并不搭调。
但事实证明,敢于进攻的国足,踢出了比以往更好看的足球。在里皮的阵容里,他更加偏爱那些富于技术和创造力的球员。此前在国足并不得志的张稀哲跻身首发,甚至连边后卫这样的位置,里皮也更青睐进攻能力强的邓涵文。在国足的攻势足球面前,卡塔尔和叙利亚惊出一身冷汗,老冤家韩国直接饮恨而归。
从场面上看,如果不是运气太差,首轮对阵卡塔尔、次轮打叙利亚的比赛,国足本可以拿下6分。但或许,这就是上天对国足的考验,毕竟里皮无法一个人改变所有东西,当意大利人的技战术理念完全融入球队后,国足才能够完成真正的腾飞。现在,至少我们能够感受到这种趋势。
挖掘新人打破魔咒
必须承认的是,中国足协能给里皮最好的薪资待遇,但是给不了他最好的执教环境。接手球队时,里皮面对的几乎是个烂摊子,不但世预赛战绩惨淡,一众国脚更是状态低迷。尤其是国家队数年来未出优质新人,更令人感到忧虑。
对一支已经被打上“失败”标签的球队而言,最直接的改变方法,就是补充新鲜血液。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里皮的工作开始了。意大利人秉承的是“掺沙子”的策略,即在不破坏原本大框架的情况下,逐渐对新人、或者此前不受国家队重视的球员委以重任。执教首战打卡塔尔,曹赟定的表现就令人眼前一亮;次战韩国,里皮又将王永珀安排进首发名单,造就了一场经典的胜利。除此之外,像是重返国家队首发的于汉超、对阵叙利亚贡献助攻的肖智,以及陈志钊、范晓东等曾被里皮垂青的边缘人,都是“银狐”渴望求新求变的信号。
当然,最受里皮器重的新人,还要属横空出世的右后卫邓涵文。这名球员在入选国足之前,几乎无人知晓,但在经过“中国杯”的历练后,邓涵文却成为国足常客,并且在叙利亚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中连续获得机会。这位小将在右路积极的助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在人从中发现这样一块璞玉,里皮慧眼识英的本事确实令人敬佩。
此外,在“中国杯”上,另一位纯新秀王靖斌,打破了国足552分钟正式比赛不进球的魔咒。这名前锋只有22岁,在国家队真正上演了“一球成名”。随着邓涵文、王靖斌这样球员的不断涌现,国足在里皮的调教下,越来越像04年欧洲杯后的德国。当时,德国主帅克林斯曼就毫不吝啬地给予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入围国家队的机会,如果里皮能在国足完成同样的工作,则善莫大焉。
遇强不弱令人期待
里皮对国足的另一项改造,在于心理层面的提升。现在看国足的比赛我们会发现,即便是对韩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这样的亚洲一线强队,国足仍能做到在攻势上的全面压制,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而这一切,就来自于里皮强大的心理疏导能力。
上任初期,里皮就在各种场合公开宣称,国足有能力战胜任何一个对手。这种不断灌输自信、激励球员争胜的做法,与里皮倡导的攻势足球理念一脉相承。在首场打平卡塔尔之后,许多国脚也承认,里皮不断为他们灌输“以我为主”的理念,让他们收获了不小的自信。事实证明,拥有自信的国足和之前,在精神面貌上,首先就判若两队。
以上周对阵乌兹别克斯坦为例,国足在上半场彻底压制了“中亚狼”,射门数竟然达到了12:1。尽管换不来世预赛出线的资格,但在亚洲豪强身上刷出这样的数据。即使是主场对阵强大无比的韩国,国足在攻势上依旧能让对手俯首称臣。如果继续保持这样昂扬的战斗力,未来的比赛中,谁还敢轻视国足?
从去年8月接手到现在,316天的时间,里皮没能率领国足打进世界杯,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还是那句话,给他时间,到2019年亚洲杯,国足将不会再令球迷失望。
为什么里皮重新接手国足
1.里皮之所以重新接手国足,是因为中国足协能够提供他所需的巨额年薪,而其他球队则无力承担。
2.回顾里皮的执教经历,他在第二次执教意大利国家队时的表现并不理想,这一点从他在南非世界杯上的不佳战绩中可见一斑。
3.尽管里皮在2006年带领意大利赢得德国世界杯,达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顶峰,并因此成为全球知名人物,但他并未选择继续留在意大利队,而是选择了离开。
4.在没有里皮的情况下,意大利队在南非世界杯预选赛中表现出色,这促使意大利足协再次邀请他执教。然而,里皮的第二次意大利之旅却成为他执教生涯的低谷。
5.里皮在南非世界杯上作为卫冕冠军带领意大利队,却未能小组出线,这标志着他告别了世界杯舞台。
6.马尔切洛·里皮,1948年4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维亚雷焦,是一位前意大利职业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曾担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
7.作为球员,里皮主要担任清道夫位置,他的职业生涯始于意大利维亚雷焦红星足球俱乐部的青训营,并在1969年至1979年间为意甲桑普多利亚足球俱乐部效力,并曾担任队长。
8.退役后,里皮在1982年开始在桑普多利亚青年队执教,并先后在水兵、卢凯塞等俱乐部任教。
9.从1994年起,里皮担任意甲尤文图斯足球俱乐部主教练,在五年时间里帮助球队赢得意甲联赛冠军三次、欧洲冠军联赛冠军一次等多项荣誉。
10. 2006年,里皮帮助意大利国家队赢得德国世界杯冠军,这是他职业生涯的又一高峰。